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根类 > 板蓝根
编号:10288933
板蓝根制剂的不良反应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草药》 2000年第6期
     作者:刘雅男 赵丽敏

    单位:天津长征医院 300021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中草药000639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之功效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 流感、腮腺炎、肝炎、乙脑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。其剂型包括冲剂、干糖浆、注射剂、眼 用制剂等。人们普遍认为中草药制剂的疗效可靠、安全、不良反应很少见,但在广泛使用的 过程中也发现了板蓝根制剂的一些不良反应,现综述如下:

    1 板蓝根制剂的不良反应

    1.1 皮肤过敏反应:临床发现27例,其中使用注射剂过敏20例、冲剂过敏5例、汤剂过敏2 例。患者 大多在用药后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出现皮肤瘙痒、颜面潮红、粟粒状皮疹、红色丘疹状荨麻 疹、及水肿、心悸、发绀等症状,立即停药,及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,症状很快消失。一 般情况下,板蓝根在体内12 h左右即可排出,但也有患者过敏病程长达10 d[1], 过敏程度较为严重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1.2 过敏性休克:临床发现9例,均为使用注射剂所致。患者除出现上述皮肤过敏反应外 ,还表现出呼吸急促、面色苍白、瞳孔散大、神志模糊等休克症状。其中有板蓝根与其它注 射液混合用药的情况[2,3]。因此笔者认为,对板蓝根及其它药物均无过敏史者, 在联合用药时,也应当谨慎,在休克症状出现后,停药及时抢救,均可恢复正常。

    1.3 过敏致死亡:临床发现1例,由使用注射剂所致。患者因哮喘注射康宁克通A 20 mg及 板蓝根注射液1 mL,穴位封闭,20 min后出现注射部位发胀、发热、胸闷气喘,30 min后呼 吸突然骤停,10 min后心跳停止。有人认为,这可能是中草药针剂与西药针剂混合使用的原 因[4]。也有人认为此现象为Ⅰ型变态反应致死,致敏原是板蓝根注射液[5]

    1.4 肾损害:临床发现2例,由使用注射剂所致。7岁女童因呼吸道感染肌注板蓝根注射液 2 mL,8 h后呈现血尿症,诊断为药物性肾损害[6];另3岁男童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注射板蓝根注射液4 mL,4 h后出现血尿[7],经及时治疗均获痊愈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5 多发性肉芽肿:临床发现1例,由使用注射剂所致。患者左臂连续注射板蓝根注射液1 0 d,每天1次,半年后结节增至手掌大,同时逐渐增多增大,因病灶同时具有脂肪和异物肉 芽肿的特点,也不象过敏性肉芽肿,故采用了多发性肉芽肿的病名[8]。患者经治 疗后,随访一年未复发。此病可能是具有变态反应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,与患者过敏素质有 关。

    1.6 溶血反应:临床发现1例,由使用干糖浆所致。患者因腮腺炎口服板蓝根糖浆10 g,1 h后自觉疲乏无力,随后排出酱油样色尿250 mL,次日出现黄疸,尿量减少,查体诊断为急 性溶血、溶血性贫血、急性肾功能不全,立即停药,按急性溶血治疗后缓解[9]

    此外,还有报道口服含有板蓝根的腺炎片和中药煎剂出现上消化道出血[10]。这可 能是由于用药量过大,刺激胃粘膜所致,但多年来未再有此病例发生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 小结

    综上所述,板蓝根作为抗病毒药物,临床确有疗效,但近年有关它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见多 ,有的还较严重,如:致死、肾损伤、溶血等,因此,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,特此提出 如下建议:

    2.1 加强板蓝根各种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,尤其是注射液必须按国家标准做好各项检查, 严格操作,严格标准。据报道,板蓝根内所含的靛苷水解生成吲羟和葡萄糖。吲羟在空气中 易氧化缩合成靛蓝,此物可致敏[4]。板蓝根发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可能均与 过敏有关。因此,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的去除过程中,防止热原及过敏原的带入 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2.2 由于使用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最大,约占76.2%。所以临床使用前,要仔细观 察其澄明度,在注射液出现混浊或杂质时,禁止使用[11]

    2.3 在所有不良反应中,过敏性皮疹比例最高,约占64.3%。由过敏引发的休克及死亡不 容忽视,因此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人用药史,了解病人体质,做好皮试,有过敏史及体虚患 者应谨慎用药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4 严格掌握好用药剂量。由于儿童所耐受的药物剂量较小,故用药时,应控制好剂量,中草药制剂也不能随意用药。

    2.5 在用药过程中,应尽量避免注射剂之间的联合用药情况,同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 情况,出现问题及时处理、及时抢救,以免因疏忽而危及患者生命。

    刘雅男 女,1995 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药系,大本学历,医学士学位。1995年至今在天津市长征医院药剂 科,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。药剂师职称。

    参 考 文 献

    1,李煜霞.中国药事,1996,10(6):422

    2,吴 杰.广西中医药,1993,16(5):28

    3,魏汉勇.重庆医学,1997,26(2):封三
, 百拇医药
    4,曹静康,等.江苏医药,1997,23(4):229

    5,孙志红,等.苏州医学院学报,1997,17(1):76

    6,于晓东,等.实用儿科临床杂志,1989,4(2):109

    7,郭越光.甘肃医药,1986,5(4):50

    8,李景华,等.临床皮肤科杂志,1984,13(1):38

    9,张英从.陕西中医,1997,18(11):522

    10,刘玉蛟.新医药通讯,1973,22(6):31

    11,胡明灿,等.光明中医,1998,13(5):36

    (1999-12-01 收稿), 百拇医药